2015-11-02
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NASA旗下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于1983年4月4日正式进行任务首航)在进行代号STS-51-L的第10次太空任务时,由于火箭推进器出现故障,该航天飞机在升空后73秒时爆炸解体坠毁,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为此,美国政府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事故原因展开严密调查。NASA官方认定此次航天飞机失事纯属意外,并声称事故发生的概率仅为十万分之一。然而参与事故调查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 1918-1988,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却认为,NASA是在“自欺欺人”。
在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后,航天器上的某些零件会因巨大的推力而受到严重毁坏或者功能失灵。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NASA便会给出“纯属意外”的解释,从而降低了人们对这些危险信号的重视。费曼说:“我对NASA的这种行为并不感到意外。此次飞行任务对NASA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NASA只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挽回自己的‘面子’罢了。”
费曼及同事在呈递给国会的报告中建议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小组,以便更加客观地对事故原因及风险进行持续性分析。费曼指出,对事故的调查分析应该更加公正、客观,调查人员应多听取与此次事故并无利害关系的科学家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某些科学家因个人偏见而影响其对事故真正原因的判断。
费曼说:“在我的物理研究生涯中,曾见过无数的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甚至连科学家们都因‘一己之私’而做出自欺欺人的举动。而若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研究者,首要的原则就是绝不要自欺欺人。”
为什么实验数据不见踪影?
正如费曼所说,研究者无论做何种科学研究都不要”自欺欺人”。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研究者们在学术论文中究竟有没有自欺欺人。
科学家们通过发表期刊论文来交流彼此的新成果以及新思想,经常看学术论文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会发现,很多论文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描述得非常详细,但是原始数据却始终不见踪影。这是为什么呢?
从做实验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最后完成一篇优秀的科技论文,这耗费了研究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是不是得出来的实验数据就正好能够验证实验前的假设呢?倒也未必。如果实验数据与实验假设存在出入,但是研究者又不想重头再来,那么他们便会采用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隐藏原始数据。如此一来,实验结论的“证据”被破坏了,作者便能够自圆其说,规避了研究结论遭人质疑的风险。也有一些论文,即便给出了所有的原始数据,也未必可信。比如,人们都希望房地产商能够在画册上将户型的缺陷也展示出来,但是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只有买家亲自看看才能确定这套房子是否存在缺陷,然后再考虑是否要买。做研究也是如此,未经查证实验数据就贸然相信实验结论,这显然也是不明智的。
实验研究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科学出版机构的重视。一些学术期刊明确规定,作者发表论文时需附带实验的原始数据,或者如果有其他研究者要求期刊提供原始数据时,作者应无偿提供,然而这样的规定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研究发现,当其他研究人员要求期刊或作者提供论文的原始数据时,仅有不到一半的研究者提供了其论文的原始数据。对于其他研究者来说,无法获得实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可谓是科学研究的一大遗憾,当然这也是科学出版体系的一大缺陷。
出版机构要求作者提供实验的原始数据是为了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然而“用心良苦”带来的结果却是一封封无人回应的邮件、五花八门的借口和无限期的拖延。
开放获取实验数据(Open Data)
目前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都将学术成就作为评判一位学者是否可以晋级、加薪以及审批报账的重要标准。然而,在“不发表就灭亡”的时代,人们过于关注研究者的论文数量,而对论文背后的实验数据却鲜有问津。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研究者会将实验数据“囤积”起来,然后利用相同的实验数据尽可能发表更多的论文,但是拒绝提供原始数据。
为了鼓励研究人员做出更多的创新性科研成果,科学出版系统可以采取奖励机制:论文作者共享实验的原始数据、其他研究者对该实验数据进行重新分析,或者发现并指出实验数据的缺陷等等,对于以上这些情况,论文作者或者相关研究人员都应该得到一定的奖励。
论文开放获取机制(Open Access)使研究者们不需支付任何费用就能获取论文全文,这为研究者们更好地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开放获取论文的同时,研究者们更期待能够开放获取实验数据(Open Data)。相信数据共享将会成为未来科学出版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促使科学研究过程更加透明、公正,使研究数据更加客观、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