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公司无法完全取代银行?

2015-12-09



互联网金融是今年最普遍的流行语之一,它催生了大量关于金融和银行业未来的丰富信息图表,但这仅仅是一些标志的集合,现在有一些人希望用更加结构化的分类来代表新一代的金融玩家。


所有的表述都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互联网是银行业的未来,粗心的银行将很快会被新兴公司所取代。虽然这样的宏图相当令人憧憬,但过分简化这件事,很有可能最终会帮倒忙。事实上,有很多有趣和惊人的地方被我们选择性的忽略掉了。


机构银行:大到不能倒?


想要了解互联网金融的蓝图,我们最好了解银行实际上的财务情况。不同于初创公司,银行有着几十年建设的广泛基础设施、应对法律和法规挑战的解决方案、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建立的健康网络,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取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创业公司可能会把这些构建成对银行不利的方向,或者指向过去金融危机中受损的银行声誉。但事实上,即使大家都是由相同的机构监管,普通的消费者其实也更加愿意把现金放在银行,而不是一个成立仅仅只有几个月的创业公司。


与此同时,银行也有杠杆作用的创业,因为有人仍然需要持有世界的钱,并确保合规性。毕竟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成熟机构所需要的全部技术,这是昂贵、困难并且耗时的。


一些有事业心的银行甚至可能意识到,如果银行框架经过深思熟虑的运行,可能会将更划算且更加有利可图。很少有人能在今天接受一个新浪潮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成为相当于亚马逊云服务那样的银行业基础设施。其他人可能通过自己的应用商店开辟更多的创业公司,为客户提供运行在他们基础设施之上的应用程序。但无论一家银行提供的网上和应用程序服务再怎么体验不好,广大消费者仍然没有转移。


银行业应该担忧的创业公司们


也就是说,银行像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样都是脆弱的。今天的互联网金融初创公司已经学会了利用银行的弱点,并提供更加完善和易用性的服务,而不是通过模仿银行在现有基础设施之上创建一个新的层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初创公司将增加银行结算的资金和资金的流动性,这将会是惊人的用户获取工具。所以,最终客户可能只是把银行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和操作手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可能对银行的品牌、知名度都会有不利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他们在市场上发挥的作用。


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局限于银行业,瞄准千禧一代的初创公司Robinhood,通过提供简单的免费股票交易应用程序来颠覆投资业。这些公司希望把一个地区的融资范围从富人覆盖到大众市场,通过更高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传统券商相比之下,显得缓慢而昂贵。眼下很多新入场者都开始把目光放向利基市场,如国际汇款、贷款和支付。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最致命和投资者角度来看最有趣的初创公司,是那些并不想变成银行的一部分,而是从头开始以完整方式建立自己基础设施的公司。他们操作部分于当与银行本身,而依赖的其他玩家则都是免费的。长远来看,为客户提供一个完整的银行应用程序服务,将会有一个赢家出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创业公司会走上这条路,包括一些可能已经开始在用户层的形式,这些是最有可能扰乱金融业的初创公司。我们现在或许很难看到数以百计互联网金融初创公司,但已经有了一些,Adyen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那么,未来我们将要走向何方?在这些变化无常的千禧一代消费者的带领下,互联网金融将逐渐切换到这些新来者。然而,银行将逐渐完全消失这却是不可能的。尽管更多的创业公司将会强行进入生态系统,并直接与银行竞争,但短期来看,绝大多数公司仍然依赖银行的基础设施。


银行业也将会从这些挑战中得到一些教训,并开始自己学会创新。在我看来,至少有一家银行会成为初创公司真正的基础设施银行,我们甚至会看到银行会和一些初创公司进行合并,并一起提供更加全面的银行服务。最后,我们可能会看到来自大科技公司的新挑战。苹果、谷歌甚至PayPal都将会开始利用自己的消费关系提供金融服务,并逐渐取代现有的市场参与者。


这是一个相当激动人心的时刻,互联网和金融开始融合到一起。在这个超越阶段,会诞生很多新兴的创业公司。现在是时候开始考虑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