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老炮儿年终特稿】——教育是一场阶级战争(2019.12.23)

2019-12-23

周日,北京大雪纷飞,银装素裹。


朋友从国外回来,带回了古巴优质雪茄让我品尝。朋友用精致的雪茄剪剪下雪茄帽,我匆忙点燃,深深吸了一口,然后剧烈地咳嗽起来。朋友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说:“哥啊,你难道不知道吸雪茄是不过肺的吗?”


在那尴尬的一刹那,我的心头突然涌现出了“阶级”这个词语。我知道,我经历了“阶级的尴尬”。


近年来,我常常混迹于咖啡馆和茶楼,会见大量的不同层面的人,逐步也总结出了一点规律,咖啡馆里往往聚集着一群年轻的创业者,而茶楼里则常常是资本圈人士的活动场所。这是两个阶层的人群,创业者属于文凭阶级,渴望着向上流动;而喝茶者大都是精英阶级,他们往往运筹帷幄,满满的优渥感。


而他们都是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群。


如果从社会阶级视角来看中国教育,是否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说教育造就了阶级,亦或阶级需要用教育来区分,是否激进了一些?


教育被认为是一个伟大的阶级均衡器

均衡器的概念是被广泛认同的,教育体系是主流社会结构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的确是个现实。


我们中国人常常习惯于用财富值作为社会阶层分类的显性标准,将社会人群划分为富豪家庭、富裕家庭、中产家庭、小康家庭、贫困家庭等阶层级差。实际上这种显性的标准是不全面的,受教育水平及教育资源占有率才是社会阶层分级的最重要的指标维度。比如说,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消费低于每人每年2300元)1660万人,而这些贫困人群大多生活在教育资源匮乏地域。


社会阶级地平线实际上是一条均衡线,所有的阶层都先天具有向上流动的欲望,而这种流动的路径动力就是教育。


基于这个基础性的认识,我们就可以深刻理解国家教育体系的责任和使命。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那条社会阶级的均衡线,是普适性的;而初中以后的高中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才是个人阶层向上流动的努力起点。最近有句名言开始备受质疑,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对少年儿童进行阶级定位,于低维阶层而言的确是不公平的。


但现实是什么呢?阶级总是在赤裸裸地展现着它的残酷性。我们几乎在所有服务场所都能看到“贵宾室”和“贵宾通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看到各种阶层现象。


理想的社会阶级结构应该是橄榄型的,中产阶级越庞大,社会阶层越健康。


通过教育通道成为“文凭阶级”,进而向上流动,这是中国人最执着的信仰。因此可以这样说,阶层向上流动是核心刚需,因而教育消费也就成了普罗大众的显性刚需。


本节结论:在当前国情下,教育是阶级向上流动的最主要通道,教育体制化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永远都是刚需。


出生率的断崖式下跌本质上是一种阶层的恐惧

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2016年迎来了一个生育高峰,随后就持续下滑,2018年的1523万更是创下了10年来的最低值,据测算,2019年有可能更会呈现断崖式下跌,估计只有1200万左右。


巨大的养育成本影响了阶层的生活品质,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漫长持续的教育成本投入和阶级生活品味贪恋上,大多数人尤其是中产阶级人群选择了后者,这是一种阶层的恐惧,尤其是在现代生活环境中。


阶层向上和阶层凝固是近10年来中产阶级的心魔,他们对2008年经济危机记忆犹新。保证独生子女的优质教育,形成阶级代际流动是中产阶级群体少生优育的根本原因。


中产阶级人群离婚率居高不下,这其实也和阶层迷恋密切相关。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离婚率高达47%,而天津更是高达70%以上。除了一些表面原因外,这实际上更是一种阶级迷茫。


我国很多大城市户口政策一直管控很严,大部分人对城市户口的疯狂追逐几乎都是为了让子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录取政策。


本节结论:进入和留在阶层中,阶级贪恋和代际流动造就对子女的优育情结,对教育品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教育的“分轨”与“分流”——一个残酷的阶级现实

教育永远是不公平的,因为有社会阶级的存在。


在任何一个社会体制中,其实多多少少都会存在着阶级分析禁忌。而从阶级对教育的真实映射现实来看,一直存在着充满阶级意味的“分轨”与“分流”两种教育生态。


学生的社会阶级背景和向上流动的教育机会其实从一年级甚至幼儿园时就有了区分,因此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两种教育生态——“分轨”和“分流”。


“分轨”是一种竞赛生态,比如小升初、中高考,学生都是参赛者的身份,以成为“文凭阶级”为阶段性目的,大家都有平等的获胜机会。在很多人看来,我们的教育生态不都是这样的吗?这很公平啊!你所说的阶级在哪里啊?


其实这种机会期望是一种“世俗成功”的场景。


还有一种“分流”生态,是非竞争性的,这些学生被阶级“带着”到目的地,而无需与同行者进行任何实质性的竞争,并能很好地达到期望值。从公平角度而言,这似乎是缺少道德的,但从社会阶级角度来看,却是实际发生且不可避免的。如果你对这种“分流”表示愤青,那你是犯了幼稚病。


毛泽东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我们的小目标是“小确幸”,而王健林的小目标是“一个亿”,这就是社会阶级地位的差异。


我很不愿意承认学生的阶级属性,但仅仅从学生的教育经历方面得到的验证来看,这却是个残酷的现实,成长路径不同,不可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国家教育体制的力量是尽可能地创造“分轨竞争”,力图让“分流”的发生起点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但学生的阶级属性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是不是有些沮丧?


值得庆幸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教育资源倾斜政策也在相继出台,虽然“分流”生态依旧会永久性存在,但“分轨竞争”机会成功几率将会大大提升。


本节结论:教育制造阶级分层和代际流动,学生经历的不平等产生阶级差异化,“分轨”和“分流”都与阶级不平等相连并反映了阶级不平等。


新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底层阶级是否有弯道逆袭路径

《红与黑》中的于连被带入了上层社会,孤身一人在等级森严的上层社会中奋斗,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知识索引和虚拟学习体验的时代里,我们是否可以窥见一条阶层晋级的捷径呢?


还是以我所经历的“雪茄尴尬”为例,假如我事先百度一下相关知识,我肯定会避免发生这种“阶级尴尬”,而这种假设在互联网未进入我们生活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阶级除了财富之外的显性壁垒在新技术环境下正愈发变得脆弱,对于学生而言,新技术使不同阶层孩子的隔膜越来越少,阶级的落差越来越小,底层家庭对孩子教育更加强烈的关注成为优势,通过新技术提升学习品质和成长品质变得似乎容易了很多,成为“文凭阶级”的几率更高了。


因此可以说,新技术对阶级通过教育向上流动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目前流行的教育市场下沉无一不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来加以实现的,教育资源正在全元素地通过新技术路径推广到低线城市和广大农村,普惠亿万渴望向上进行阶层流动的莘莘学子。


也许,我们真的可以把这看作是一条弯道逆袭路径吧!


本节结论:科学技术永远是推动阶级向上流动的重要推手,优秀的教育科技公司有可能成为中国教育新生态的奠基者。


素质教育是阶级的气质标签

我非常不喜欢“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我更喜欢用“素养”,无奈的是“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官方词语,只好勉为其难了。


中国教育改革最核心的变化是由“升学关注”转为“成长关注”,而这种改变的动力也来源于中产阶级。


和底层阶级更关注“学习回报”不同,中产阶级更关注阶级气质的代际流传。换句通俗的话说,底层阶级想通过学习回报使自己的家族“富起来”,而中产阶级则是想让家族“贵起来”,而“素质教育”恰恰是阶级的气质标签。


其实在我国古代,素质教育是很成体系的。琴棋书画、吟诗作赋、骑马狩猎、制香女红等,在当下看来,都具有很强的产品系列和封装性,都具备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阶级区分度。


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课程是远远比不上古代的,但从阶级气质标签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指向一致的,都是从成长角度来显性化阶级烙印的。


当前素质教育赛道极为火热,归根结底是阶级区分以及阶级趋骛的需要,因此这将成为中国教育产业一个恒久发展的赛道。


本节结论:当“成长”被充分关注时,阶级是始作俑者。当阶级需要炫耀和区分时,关键看气质。低层阶级看重“学习回报”,高层阶级看重“选择成本”。


从社会阶级角度看中国教育,我们会发现教育是利益团体阶层固化的必然,教育实际上是一场阶级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