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会被替代,但教育会被“转基因”
3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6互联网+个性化教育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做了《“互联网+”时代发展个性的未来学校》的演讲。
3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6互联网+个性化教育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做了《“互联网+”时代发展个性的未来学校》的演讲。
新西兰的教育中没有课本,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却有很多在国内看起来不是“正经学习”的内容。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新西兰政府对教育持有的“有趣”政策支持。
当前,大数据产业风生水起,走到哪里都有人谈大数据。但越接触大数据,我们就越担心,它到底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 " 阿拉丁神灯 " ,还是让释放无数危险的 " 潘多拉魔盒 " ?
在很多科技大亨梦想着用智能设备或社交媒体应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时,有一位俄罗斯互联网富豪则正在尝试改变人类的命运。据 Tristan Quinn 报道,这位富豪正努力使上传人脑到计算机成为可能。
为了让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外教育的具体好处,从而更加真实的去审视自己孩子正所经历的教育,小编特意搜集了一些教育先进的国家的教育方式,摘录了其中最为优秀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自20世纪初市场调查学在美国建立以来,市场调研这项业务已有百年的历史。百年来,市场调研以实证数据和理性分析为基础做出的分析报告一直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3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学术周上,刘德建先生分享了《智慧学习与VR教育应用的学术报告》。分析和展望了V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式、效果、目前的一些成果。
从概念到实用、从结构化数据分析到非结构化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不断地进化。虽然国内仍然在关注舆情分析,但是记者注意到,在美国,大数据分析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预测分析”技术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未来技术方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最终极的价值是指向生活,不是为了考试,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价值体系。
面临“互联网+教育”的环境,高校的发展也在谋求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